app2();
read2();刘氏拿来了勺子,已经开始给几个孩子分腊八粥吃,边对杨若晴道。
杨若晴望了眼对面紧锁的东屋门:“今个腊八节,爷奶上哪去了呀?”
刘氏道:“你来之前,王栓子过来了下,说是今个办了酒菜,接你爷奶过去吃晌午饭喝腊八粥呢!”
“哦,这样啊!”杨若晴点点头,转身要走,被刘氏喊住。
“晴儿,给爷奶的那份儿就搁我这吧,回头等你爷奶家来了,我替你给他们就是了。”刘氏道。
杨若晴看了眼刘氏,笑了。
“还是不劳烦四婶了,我刚好也要去小姑那送粥,一起送去得了。”
刘氏的为人,杨若晴清楚。
雁过拔毛,小偷小摸,就没消停过。
虽然再不敢跟杨华安私通,可屋前屋后,偷点大房的菜,偷点无妨的皂角粉。
看到大宝和绵绵拿着零嘴出来吃,她也要哄两个来解解馋的那种。
这碗腊八粥让她转交?
转交一只空碗吧?
看到杨若晴不信任,刘氏撇撇嘴,也不敢多赖,转过头去接着喂康小子吃腊八粥。
……
过完了腊八,距离过年也就更近了。
去年的这个时候,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大批量的采购年货,给孩子们扯新衣裳。
今年因为水灾,田里颗粒无收,棉花啥的也都没了。
村民们这段时日一直都是靠着上回朝廷发放的赈灾粮度日。
很多人家,几乎都是一日两顿粥。
当然,采药队和运输队的那些人家,过得要稍微好一些。
因为采药和押运货物,有活水钱。
这活水钱,能够让他们支撑家里隆冬的花销,等到明年四五月份麦子成熟了就好了。
所以,今年这个腊月,虽然天气晴朗,可是大家置办年货的积极性却不如去年。
不过,村后河边山坡上,修建学堂的工事却进行得如火如荼。
杨华忠领头,杨华明杨华洲还有骆铁匠他们助阵。
长庚,大牛,宝柱玉柱兄弟,包子哥王良,以及余家村的余大福他们,都跑过来帮忙了。
杨若晴原本是要给他们结算工钱的。
可是他们打死不要。
原因就一个:修盖学堂,是造福子孙的大事。
世世代代在这眠牛山脚下繁衍生活的村民,大家都盼着自己的儿孙,能够上学。
能够念书,做学问,将来考个一官半职的,做人上人。
就算考不了一官半职,考个秀才,也能免除徭役税赋,还能定期到官府那领取一定斤两的米粮呢!
加之里正和几位村老的号召,又有很多闲置在家的壮丁也加入了修盖学堂的阵营。
因为里正说了,这学堂,是杨若晴和骆风棠出钱的。
大家想要享受这份福利,不出钱就罢了,至少得出力。
出了力的,都在里正那登记了名字呢,回头他家的孩子就能优先入学,学费方面还能给予优惠。
至于那些不出力的,呵呵……
如此一来,大家修盖学堂的热情和积极性,全都被调动起来,一个个投入了修盖学堂的宏伟事业中。
有手艺的,就做工匠。
没手艺的,就去山上挖石头,伐树。
此外,因为人手充足,杨若晴还分了一批人出来,让他们把学堂门口通往山下河边的那条路给修了下。
趁着这个季节,河里的水位退了,带着众人将河上面的木桥加固了,两边还拉上了铁链子。
如此一来,孩子们上下学从这经过,安全系数得到了保证。
没有开工钱,是义务劳动。
于是,在这饭菜方面,杨若晴可是半点都没惜钱。
一日两顿,有荤有素,让过来帮忙的大家伙儿管够管饱管好!
“爹,四叔,五叔,让大家伙儿歇会子,晌午饭来啦!”
杨若晴挎着两只篾竹篮子,篮子里面装着几摞干净的碗,还有两把筷子,正从桥这边过来。
身后,跟着孙氏,大孙氏,鲍素云和桂花大云她们。
每日两顿,都是孙氏她们把饭菜做好,然后亲自送到这边的学堂来。
听到杨若晴的喊声,杨华忠笑了下。
汉子赶紧过去招呼众人歇息。
大家伙儿赶紧放下手里的工具,洗手,然后朝这边围拢过来。
此时,送饭的妇人们已经将饭菜摆在一块平整的地方。
两口洗脸盆大的木盆,一只木盆里,是土豆烧五花肉。
还有一口木盆里,则是辣乎乎的萝卜。
此外,还有两盆米饭,以及一盆米汤泡锅巴。
干了满满一上昼活计的众人,到了这会子都饿了。
见了这热腾腾香喷喷还辣乎乎的饭菜,更是勾得馋虫都出来了。
纷纷接过冒尖儿的米饭,扒拉了一饭头的菜,蹲到一旁扒拉去了。
“大家敞开了肚皮的吃,管饱,管够,不吃饱就没气力干活!”
杨华忠洗完了手过来,笑着招呼众人。
众人都应好。
杨若晴装了一碗饭,夹了菜给杨华忠这端了过来。
“爹,你也吃。”
“不急,爹先抽口烟先。”
杨华忠道,随即在边上一块石头上坐下,吧嗒着抽了起来。
杨若晴端着碗等候在一旁。
在她的印象里,老爹从前是不抽旱烟的。
那会子他说,抽烟就是烧钱,自家种的烟叶子没有外面买的好使,所以这就是烧钱。
可是,自打家里条件好了以后,爹也渐渐的抽了起来。
不过,抽的不是太多。
杨若晴知道,从前他是舍不得呢。
现在条件准许了,就想要一点自己的兴趣爱好了。
“晴儿是,你看这学堂,都建了一大半了。”
杨华忠指着面前的学堂,对杨若晴兴奋的道。
“先前咱还在合计,只要这天不下雨下雪,照着这进度,再有十来日就能竣工啦!”
杨若晴微笑着点头:“人多力量大嘛!”
杨华忠道:“看这形势,等到学堂造好了,再晾晒个二十来日的样子,就到元宵节了。”
“等过完元宵节,就可以开学啦!”
听到杨华忠这话,杨若晴也很是期待。
正月初六的时候,沐子川要提早去京城。
她和骆风棠商议了下,打算等过完元宵就动身。
皇帝的封赏要。
app2();
()
chaptererror();
1秒记住: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