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pp2();
read2();老杨头把手里的旱烟杆子狠狠磕在桌子上,朝谭氏低吼。
“越说越离谱,都甭扯了。”
谭氏经老杨头这呵斥,也意识到自己说得有点多了,哼了声扭过脸去。
这边,刘氏也遭到了老杨头一记警告的瞪视。
刘氏吓得缩着脖子,借故去给康小子把尿,抱着康小子狼狈逃出了屋门。
老杨头的视线从刘氏的后背收了回来,重新落到杨永仙的身上。
老汉换了一副慈爱亲和的神色。
“永仙啊,你跟爷说说,你相中了那李家姑娘些啥呀?”老汉问。
杨永仙回过神来,被问到这个,脸上控制不住的浮起一丝甜蜜。
这甜蜜的表情,落在周围人的眼底,只要是过来人都能看出这小子是来真格的了。
杨永仙道:“让我说,我也说不上来。”
“就是觉着绣心人不错,跟村里那些别的姑娘们不大一样。”
“她知书识礼,会写字,她爹过世后,她在家里还能帮着她娘料理家务。”
“闲暇的时候,还会看点书,不像那些女人那样肤浅,就喜欢到处八卦,说人是非……”
“跟绣心在一块儿处,我觉着这个地方,很平静,很舒服……”
杨永仙说着,抬手指了下自己左边心窝的地方。
一番话说完,众人都安静了,一双双眼睛错愕的盯在杨永仙的身上。
半响后,杨若晴抚掌,眼底闪动着光华。
“大哥,你真不愧是念书人啊,就连这种相中姑娘的感觉,都说得这么好!”
“大哥,你真是太有才啦,我听得都陶醉啦!”杨若晴啧啧道。
杨永仙脸红了,看了杨若晴一眼,露出一个腼腆的笑。
“妹子过奖了,我不过是说出我的内心感受而已。”他道。
“我不晓得这种感受是啥,我只晓得,若是要我此生寻个姑娘一块儿过日子,那就是李绣心了。”他再次道。
淡淡的语气,却透出了坚定。
杨若晴听到这儿,对这大堂哥的观感更好了。
书呆子的他,敢爱敢恨,敢于承认。
从前以前他是一个迂腐的人,现在看来,他的内心其实很亮堂,也很温暖细腻。
大哥云淡风轻的外表下面,却包藏着一颗暖男的心!
杨永仙说完这一切,期待的目光投向主位上的老杨头。
“爷,希望你能成全孙儿,让我娶李氏绣心为妻吧!”他道。
老杨头满脸欣慰,“想不到我孙儿,终于长大了,也晓得要娶媳妇了,好,好,真是太好了!”
“这事儿不能操之过急,李家的情况,咱还得再去打听打听……”
杨永仙打断了老杨头的话:“绣心的爹,一年前过世了,她娘带着她们姐弟过日子。”
“她今年十八,过了年就十九,弟弟在我们学堂念书。”
“家里有十来亩田地,孤儿寡母做不动地里的农活,便租给了同村的一户沾亲带故的人家做,每年收点租子度日。”
“她帮着她娘在家里种菜园,喂了鸡鸭和猪,买卖这些家禽家畜的钱,用来做束修供他弟弟念书。”杨永仙道。
众人面面相觑,敢情这永仙平时闷葫芦一个,对啥姑娘都不甩一眼。
可这看对了眼的姑娘,他还真是背后下了一番狠功夫,把人家的家底全摸了个底朝天啊。
哈哈,有点意思。
杨华明直接笑了,对杨永仙竖起一根大拇指。
“大侄子,好样的,传承了你四叔我年轻那会子的本事!”他道。
杨永仙腼腆一笑。
杨华洲拆台道:“四哥,这你可就说错啦。”
“你年轻那会子是沾花惹草,到处招惹姑娘却又都不专一。”
“永仙不同,认准了一个,就往死里去下功夫,他像我,是吧永仙?”杨华洲打趣道。
杨永仙不好意思的笑了,视线转回主位上老杨头的身上,期待而恳求的望着老杨头。
老杨头一脸思忖的表情。
末了,老汉开了口:“你说的,是你看到的。”
“可这婚姻大事,不是儿戏,还得咱长辈来替你把把关。”
“这样吧,刚好今日你三叔家鱼塘丰收,咱都得了好多鱼,你们大房也得了好多。”
“回头我让你三叔和五叔他们往那李姑娘家送点鱼去,顺便摸摸底,探探口风。”
“要是成呢,年内就去提亲,把这事儿给定下来。”老汉道。
杨华忠道:“可是爹,永仙还守着孝呢……”
老杨头哈哈一笑:“先前没听永仙说么?那李姑娘也守着孝呢。”
“咱先把婚事定下来,等到他们两个一起出了孝期,直接进洞房,哈哈哈,这还真是天作之合呢!”
“老婆子啊,你没啥意见吧?”
老杨头还是问了谭氏一句。
谭氏是后宅之主,李氏要嫁进老杨家门,也得后宅之主点头方能认可。
那边,杨永仙期待的目光于是投向谭氏身上。
“奶……”他唤了一声,声音里饱含着央求。
谭氏露出少有的慈爱。
“虽说那李氏年纪确实是大了一点,可人家是秀才的闺女啊,兄弟也在念书!”
“若是找个年纪小些的庄户人家的闺女,那岂不是委屈了咱永仙?”
“我没意见了,你们觉着成,就提亲去,我就盼着早日做曾祖母呢!”
谭氏道,菊花盛开的脸上,满是憧憬。
杨华忠道:“娘,你不是早就做了曾祖母么?进小子家的秀秀啊,她都快要会说话了!”
提到这个,谭氏脸上的笑容淡了几分。
老太太扯了扯嘴角,“一个丫头片子,那不算!”
“我要的,是抱曾孙子,大胖孙子!”她补充道。
杨华忠愣住了。
边上的其他人也都不晓得该说啥。
杨若晴更是满头黑线,幸而今日二哥和八妹他们还在镇上没回来,不然听到这话,心里难过啊!
哎,老太太重男轻女,思想根深蒂固,无力扭转,只得忽略。
众人又合计了一番杨永仙的婚事后,外面大路上,附近的鱼贩子都赶过来了。
老杨家的爷们,还有骆铁匠他们全都开始忙活起来。
挑鱼称鱼,交钱提货,忙得不亦乐乎。
等到事情弄完,日头已经沉到了西面的山腰下。
杨华忠对老杨头道:“晌午还剩下好多菜,不如夜里大家伙就留下再凑合一顿吧?”
app2();
()
chaptererror();
1秒记住: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